近日,財政部發布了《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》(簡稱《辦法》),首次對兆瓦級風電設備制造商給予現金補貼。與以往的補貼不同,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受到特別重視,此次的產業化資金采取“以獎代補”辦法,將補助對象定為產業化研發成果得到市場認可的企業。
《辦法》規定,對滿足條件企業的首50臺風電機組,按600元/千瓦的標準予以補助,其中整機制造企業和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各占50%,各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補助金額原則上按照成本比例確定,重點向變流器和軸承企業傾斜。
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,此項措施的出臺,與以往的行業補貼有本質的區別,通過以獎代補的辦法促進風電行業的產業升級。此舉表明了政府的態度:從大干快上轉向扎實的打好產業基礎,謀求長遠的發展。
技術瓶頸顯現
《21世紀》:財政部下發這項鼓勵措施的背景是怎樣的?
秦海巖:風電產業呈爆發性的增長,風電裝機容量這兩年一直是以超過100%的速度在增長。今年上半年的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200萬多千瓦。預計今年達到500千瓦沒問題,這又是前20年的總和。去年,全國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600萬千瓦,提前超過了國家發改委原定的2010年目標。發改委今年將目標上調到2010年1000萬千瓦,預計這個目標今年就可以完成了。
另外目前有超過60家企業進入風機整機制造行業。今年上半年為止,已有15家左右已經生產出樣機,而且都是兆瓦級的。
但是,問題也越來越突出。目前中國的風機制造技術幾乎都是從國外買來的,我們的企業只是組裝,并沒有掌握風機生產的核心技術,也就是說不具備研發能力。發展是不可持續的。
《21世紀》:目前中國風電設備的生產水平如何?核心技術的研發進展到什么程度?
秦海巖:目前風機的零部件,比如葉片、齒輪箱等有二三十家企業已經開始生產,風機所需的大的部件基本上能實現產業化了。但是零部件的生產還是整機制造業的瓶頸。風機的核心部件,包括軸承、電流器和控制系統等,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核心技術,也不具備生產能力。
補貼促升級
《21世紀》:怎樣通過鼓勵措施來促進企業自主研發呢?
秦海巖:首先,申請獎勵的企業要掌握核心技術,并且該企業一定要通過認證。
認證的過程本身就是促進企業消化吸收風機研發技術的過程。認證的內容包括提交從載荷計算到強度評估再到設備,零部件等一系列的設計資料。如果企業沒有一個健全的研發團隊,就不可能通過認證。
這次創新之處就在于不再使用審批制,以獎代補。申請的企業必須生產超過50臺設備,并且經過運行240小時的驗收,讓市場決定你行不行。這樣就更公平,更科學,更合理,杜絕人主觀的運作,而且也削弱政府對一些行政事務的裁量權。同時,50臺的標準,也杜絕了渾水摸魚,炒概念的企業。因為制造一臺風機要900萬,50臺就需要有很大的投入。
本次的鼓勵措施對零部件,尤其是軸承、變流器等核心零部件有所傾斜。整機補貼和零部件的補貼各占50%,從而扶持國產的零部件的生產,解決國產零部件產業化的問題。也規定了齒輪箱、電機、葉片等在國內已經形成了產業化的零件必須在國內采購,對這些企業的成長也有很大的促進。
《21世紀》:這次補貼的力度相對于風電行業來說,到底有多大?
秦海巖:補貼的力度很大,這么大力度的補貼風電行業在我國來說還是首次。每千瓦600元,基本上是成本的10%,幾乎可以覆蓋一個新機型的研發了,相當于政府買單讓企業研發。
但是真正要拿到這個補貼的難度是非常大的,估計在近兩年之內,可以達到標準的企業屈指可數。只有真正想持久發展,將來從長遠利益考慮這個企業會認認真真做這個事。
《21世紀》:就是用補貼來促進產業升級?
秦海巖:是的。其實對于目前風電行業爆發性增長的形勢,政府已經開始有所控制了。
早在2006年11月,發改委和財政部就已經聯合發文,指出中國風電發展不能一哄而上,產業基礎不牢固。同時提出,要國家財政支持,為風電行業做幾件大事。
首先,就是全國范圍內的風資源詳查。這個工作目前已經在進行。
第二就是要建立標準檢測認證體系。現在標準都是按歐洲條件制定的,不適合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。這個工作目前也在進行之中了。
第三要建立公共技術平臺。歐洲風電的發展已經證明,公共技術平臺會對整個產業產生很大促進作用。因為好多技術不是單個企業可以解決的,比如建立大型的檢測平臺等。
第四個就是給風電企業給予補貼,促進國產化的進展,促進研發。這次的鼓勵措施正是落實了2006年的文件.
(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) |